
有業內人士預計,屆時美國工廠最快有望在105個工作日內完成在中國監管部門的配方注冊。當然最快105個工作日拿到注冊證是一種理想狀態,要排除掉技術評審環節、現場查驗不合格項目的改正等因素,實際一個配方拿到手可能還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認為,中美經貿協議有利于加快美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審批速度,不會對我國乳制品生產和消費市場造成沖擊,主要是為美國嬰幼兒奶粉在中國的配方注冊提供便利。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9月,我國共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25.89萬噸,其中歐盟、新西蘭、澳大利亞為我國進口嬰配粉三大來源地,美國并非主要來源國。
而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注冊名單,目前取得在華注冊資質的美國嬰幼兒配方乳品生產企業僅有6家,包括雅培2家、PBM 1家、Maple Island(楓葉島)1家、美贊臣2家。新西蘭的嬰配工廠在華注冊數量為17家,澳大利亞為15家,荷蘭為12家,法國為10家。
據了解,上述6家取得在華注冊資質的美國工廠,尚沒有嬰幼兒奶粉通過中國配方注冊。美國奶粉巨頭美贊臣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基本不會給公司帶來影響。
除嬰幼兒配方粉外,中美經貿協議中還出現了一些不太常見的乳制品詞匯,如允許美國“延長貨架期乳”進口并在中國作為巴氏殺菌乳銷售;允許美國“超濾液態乳”按調制乳類別輸入中國,且產品具有“超濾技術”標識;按照中國《關于規范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完成美國“食用乳滲透物粉”的審批與進口等。
宋昆岡對此表示,上述這些乳制品我國企業很少生產,跟市場上現有產品不沖突。乳業專家宋亮則認為,經貿協議或有利于提升美國相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如標識出“超濾技術”,與其他產品進行區隔。
據宋昆岡介紹,延長貨架期巴氏奶通常采用ELS工藝,此類產品在日本的保質期通常是1個月,在歐洲為45天。學術資料顯示,對“超過正常巴氏滅菌”的ESL工藝,國際上分為英式和美式兩種。英式ESL工藝是將牛奶加熱到90℃,保持5秒鐘瞬時降溫,保質期通常為14-30天;美式ESL工藝瞬時加熱溫度則可達到138℃,保持2秒,保質期可延長至45-60天。
而“超濾液態乳”通常是將產品中的乳糖分離出去,適合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飲用。據宋昆岡解釋,將“超濾液態乳”歸為調制乳類別,是因為其牛奶成分發生了變化,與僅以牛奶為原料的巴氏奶和純牛奶有區別。“目前我國的無乳糖牛奶主要通過添加酶,使奶中的乳糖變成葡萄糖或半乳糖,相比之下,我認為超濾技術是不經濟的。”
對于“乳滲透物粉”,同樣是將一部分牛奶中的乳糖分離出去后再進行噴粉,“目前國內沒有乳滲透物粉的標準,但我國已允許相關產品的進口,如從新西蘭進口的高蛋白奶粉或濃縮蛋白粉,國內企業并不生產。”宋昆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