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戶的生豬養殖擔憂需要化解。
如今,部分養殖戶,尤其是小農戶對養殖的擔憂仍然存在。突出體現在對疫情風險的擔憂和對市場風險的擔憂等。這次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養殖行業影響較大,許多養殖戶因此萌生退意,加之疫苗的研發尚未取得明顯突破,部分養殖戶對疫情仍存疑懼。對市場風險的擔憂方面,生豬生長的周期性導致肉價格也存在波動周期,生豬養殖戶在價高時補欄、價低時出欄的情況屢見不鮮。目前,能繁母豬數量大減,仔豬供給有限,價格明顯上漲,同比接近翻倍,一些養殖戶擔心踏不準周期,遭遇市場風險。還有一小部分農戶可能對政策的可持續性存在疑慮,害怕生豬產能恢復后,養殖政策再度收緊。
2.恢復產能后的飼料來源及成本問題值得重視。
在豬飼料中,玉米用量最大,比重可達60%左右,玉米的市場行情對養豬成本影響很大。近年來,玉米市場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播種面積逐年下調,下游需求,尤其是工業需求穩步增長,產需格局已經逐漸由供大于求轉變為產不足需。2019年1月-11月,玉米批發月均價每斤0.94元,在生豬產能大幅下降、飼料需求明顯回落的情況下,每斤仍比2018年同期高出近4分錢。若明年玉米供給不變、生豬產能恢復較快,則可能會推動玉米價格上漲,抬高生豬生產成本。
3.環境和小養殖戶收益問題不容忽視。
生豬養殖既要有力又要有利,利的方面需要重點考慮兩點:一個是環境的利,另一個是經濟的利。環境方面,《環保法》依然需要嚴格遵守,生豬養殖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必須合規。各地在鼓勵生豬擴養的時候還需充分考慮地區特點和環境承載能力,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經濟方面,國家既鼓勵規模養殖,又鼓勵小戶散養,但小戶散養的收入并不可觀。2019年豬肉價格上漲,沒有遭到豬瘟的部分養殖戶獲利頗豐,可是在普通年景,一頭豬的利潤能夠穩定達到300元就已經比較可觀。如今,人均工資不斷攀升、物質成本持續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下,小規模養殖的吸引力相對有限。有些養殖戶的養殖場所被查封,相關設施已經拆除完畢,如果復養,需要重新進行基礎設施投入,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