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計劃》還明確表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包蟲病的群體免疫密度應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應免畜禽免疫密度應達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合格率應常年保持在70%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該項強制免疫計劃的印發,大部分行業人士都對其持看好的觀點——不僅利好了動物疫苗行業的發展,也給產業鏈上的企業們帶來一定的發展計劃。其中,有機構表示:
“我國動物保健行業正處于規模化加速期階段,具體表現為小型養殖場數量的快速減少和大型養殖場數量的快速增加,而規模越大的養殖場,對生物防疫的重視程度越高,從而為我國獸藥市場規模的提升產生一個重要推動力。”
而顯而易見的是,在非洲豬瘟疫情大范圍的肆虐下,相關部門已經認識到了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的重要性,并且加大了對動物疫苗的行業管控力度。基于以上可知,隨著政策的逐步推進,這一行業有望迎來較大的發展機會。
動物疫苗行業迎來增長拐點?
據公開資料顯示,動物保健品行業指與動物健康和安全相關產業總和。狹義上的動物保健品(獸藥)則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即獸用生物制品(主要是疫苗)、獸用化學藥品(包含原料藥及化藥制劑)、藥物添加劑。
在這其中,疫苗是獸用生物制品的主要品種,是用于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疫病或改變動物生產性能的藥品。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免疫預防接種已成為養殖業控制動物疫病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生產環節,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控制上,可以通過使用疫苗達到使動物機體產生特異抵抗力的目的,從而預防控制疫病的傳播。
但不得不說的是,自2013年我國的獸藥行業跨過快速發展的階段后,隨著隨著獸藥企業的增多,市場競爭加劇,這一行業開始進入緩慢發展時期——不僅行業增速顯著放緩,而且產能過剩嚴重。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增速顯著放緩,2017年銷售額133.64億,同比僅增1.9%,而2018年下游需求不振,行業則持續低迷。與此同時,這一行業也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現象,2017年產能利用率僅20.4%。

(數據來源:wind)
而在該行業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嚴重的情況下,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的肆虐,更加讓政府和群眾們認識到強制免疫計劃的重要性。因此在這個大環境下,國內的動物疫苗行業有望迎來以下幾大利好,如下:
1、禽用疫苗有望在禽板塊持續高景氣度背景下迎來量價齊升。在當前雞苗和毛雞價格均維持高位運行、禽養殖企業利潤增厚的背景下,養殖企業將會更加重視疫病防控,加大防疫費用投入,從而進一步利好禽用疫苗相關公司實現量價齊升。
2、非洲豬瘟疫苗上市有望帶動豬用疫苗市場規模翻倍。中國農科院消息顯示,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制在今年4月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后,已于9月中旬向農業農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評價申請,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基于候選疫苗在實驗室階段保護率和安全性均得到驗證,非洲豬瘟疫苗上市有望。而一旦該疫苗成功上市,生豬產能的恢復將帶動豬用疫苗市場規模翻倍。
3、規模化養殖比例上升,為動保市場苗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環保去化和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我國規模化養殖進程不斷加快。不過當前規模化養殖場在動物疫病防治上投入的費用占比仍較低,而隨著國家強制免疫計劃的推進,規模養殖場在防疫費用占比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而為動保市場苗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國家大力推動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疊加禽苗量價均改善、豬苗需求觸底回升、非洲豬瘟疫苗商業化應用勢在必行等因素的作用,動物疫苗這一行業有望“撥云見日”,邁過產能過剩和增速放緩的困難時刻,迎來增長拐點。
相關受益概念股有哪些?
就目前而言,國內獸用疫苗企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梯。第一階梯式銷售額在10億以上的,主要有中牧、金宇、易邦;第二集團為銷售額在5-10億的,主要企業有中農威特、天康、科前、瑞普、齊魯、維科;第三集團軍的銷售額下限在3億,如溫氏大華農、普萊柯、哈藥疫苗、永順、中生(中博、威克)、海利等。

(數據來源:wind)
而結合相關券商給出研報來看,行業內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受益匪淺。比如,口蹄疫疫苗龍頭生物股份、央企動保龍頭中牧股份、具備獨立研發能力的普萊柯以及禽用疫苗龍頭企業瑞普生物,具體如下:
中牧股份(600195.SH):該公司是中央農業企業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實際控制人管理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擁有我國動物保健品和動物營養品領域品種齊全、規模龐大、技術裝備和工藝先進的產業集群,擁有20余家全資及控、參股企業,包括8家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10家飼料及添加劑生產貿易企業,5家化藥生產企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自2018年下半年非洲豬瘟爆發,國內生豬存欄快速下降,受累于下游需求快速下降該公司利潤和收入雙雙下滑。據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29.5億,同比下降7.47%,歸母凈利2.72億元,同比下降19.58%。
普萊柯(603566.SH):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從事畜禽用疫苗及化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03年建成國內先進的獸用滅活疫苗GMP生產基地,2007年成為農業部高致病性豬藍耳疫苗首批定點生產企業,擁有洛陽惠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洛陽惠中獸藥有限公司、河南新正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洛陽中科科技園有限公司4家全資子公司。
而與中牧股份相似的是,受豬苗大幅下滑影響,該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有所下降。據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其實現收入4.7億,同比增加9.28%,歸母凈利9507萬元,同比減少20.17%。
瑞普生物(300119.SZ):該公司成立于1998年,隨后通過內生增長及投資并購來不斷進行產業鏈的延伸和布局,從獸用制劑延伸到動物疫苗、獸用原料藥等,致力于開發和生產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的動保產品,業務范圍涵蓋動物保健品、養殖服務、寵物診療及藥品、生物產業基金等多個領域,擁有9大GMP生產基地,60條大型生產線。
據財報顯示,受禽流感疫苗毒株升級、禽苗行業迎量價齊升等因素影響,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變現還算不錯,實現營收10.33億,同比增加17.86%,歸母凈利1.45億,同比增加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