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中國人傳統的世俗眼中,種水稻、賣豬肉、養魚養蝦等等搞農業終究是一門不太體面的工作,何況是名校畢業生。不過,古老的水產養殖業也有名牌大學的學生來養蝦了,他就是中山大學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劉洋。
養蝦的魔力到底有多大?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除了賣白粉和走私,在中國最賺錢的就是養蝦。所以養蝦能讓浙江人前赴后繼,也能吸引來了中大的高材生。他到底養得如何?

雖然不是水產專業出身,但他熱愛學習,善于思考
包下180畝蝦塘,8年抗戰終成功
劉洋,一位身材魁梧的80后山東漢子,大學畢業后來到珠海,進入可口可樂公司做市場策劃的工作,也做過電信聯通的通訊工程,盡管當時工作穩定,因為不自由和國企受限制的原因,2008年后決定創業,投身社區互聯網服務項目(現在很流行的020),不過當時遇上金融危機,劉洋當時創業失敗了。
輾轉之間,機緣巧合進入了水產行業。“當時一位朋友的引薦下,租下了幾個池塘,問我愿不愿意做。”當時劉洋正在思考和迷茫之中,后來經過調查,發現農業比互聯網業抗風險能力強,而且當時養殖業發展迅速,潛力巨大,所以他決定投身養殖業,歪打正著進入了養蝦行業,并承包了那一片遲塘。
把養蝦當作事業來做的劉洋,熱情洋溢,雖然不是水產專業出身,但他熱愛學習,善于思考,喜歡鉆研技術,并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參加各種養蝦論壇,經常和各地的養蝦人交流,不斷摸索總結,所以剛開始的那幾年,劉洋養蝦成功了,經常在媒體和網絡上發表關于養蝦技術的文章,他也成為了水產業一名網紅,網名 Larry 海洋,經常受邀去養蝦技術論壇授課。
也是那幾年,養蝦進入瘋狂的時代。曾經養蝦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前五六年,浙江縉云人紛紛南下養蝦,華南塘租大漲,縉云養蝦人的瘋狂,成為了華南水產界一道獨特的風景。而隨著養蝦進入低潮,不少縉云蝦農被迫離開了這個行業,令人唏噓不已。
在養蝦低谷,有人進來,有人退出,劉洋也遇到了困難。但他仍然選擇堅守,并逐漸摸索出了成功的套路。目前,劉洋在珠海市金灣區紅旗鎮擁有180畝養殖水面,蝦塘經過改造,變成小塘,鋪地膜淡水養殖。
經過幾年的摸索,他由珠三角常見的土池精養模式,轉變到現在的淡水高位池精養白對蝦模式,在惡劣的養殖環境下,他今年上半年平均畝產量穩定在1500斤,且無一失敗,最快62天達到35支/斤。

但他仍然選擇堅守,并逐漸摸索出了成功的套路。
畝產1500斤,連續兩年100%成功
如今養蝦越來越難,劉洋表示,現在養蝦最大的成本不是苗種,不是飼料,不是塘租,也不是調水產品,而是風險成本,風險越來越高,成功率越來越低,只要養成功就能賺錢。
針對珠三角大部分為淡水養殖的情況,他選擇低密度放苗保成功率,一畝僅放4萬尾一代苗,這在鋪膜池是很少見的。“珠海這邊夏季白水蝦階段,水質是淡水,鹽度低,高密度放養,因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造成藻相、菌相都不穩定,蝦大量蛻殼時也經常出問題,成功率低,所以低密度放養水體環境負擔小,好管理,能穩產。”雖然投苗密度只有4萬尾/畝,但是劉洋養蝦的產量也可觀,去年他的畝產1000-2000斤,今年穩定在1500斤/畝,而且長速快,兩個月的時間就達到35支/斤,且180畝蝦塘無一失敗,連續兩年養蝦成功。
雖然是淡水養蝦,但是劉洋養蝦的最大特點是堅持小面積放養,2-3畝一口池,有點類似高位池,但是他的養殖密度又不像高位池那么高。可以說,他的方法是根據當地實際養殖情況,學習土塘和高位池的特點而成,這也是他這幾年交流學習的最大心得。他說,小面積便于管理,降低風險,方便巡塘觀察,更易于了解池塘的情況,配有蓄水池的情況下,換水操作也簡便。
同時,每天進行底部排污,注重增氧,注重利用好池塘里的土著菌和水體本身的元素,用藥有針對性,從不亂用藥,濫用藥,一造下來平均一畝藥費不到500元。

而且長速快,兩個月的時間就達到35支/斤
選擇全熟化蝦料,保肝護膽有一套
近年,對蝦養殖成功率低,很多病害和肝膽有關。所以劉洋從投苗開始就注重對蝦的肝膽保護。
他在前期注重營養和環境,選用優質飼料,穩定水質指標;同時在轉肝期使用清肝類的中藥產品,既做到了健康養殖,讓蝦苗順利度過轉肝期。
進入中期管理后,劉洋開始根據天氣、水質、蝦體情況動態調整投喂量,做到精準投喂,投喂后查看料臺的剩料情況。一般情況下,他的冬棚蝦在投喂后2小時查料,水溫達25攝氏度以上時,1.5小時后查料。他強調,越是大蝦,對管理的要求越高,必須實時作出調整。
除了注意保肝護膽和投喂外,劉洋認為飼料的選擇也很關鍵,因為很多病害往往都是吃出來的,目前他投喂全熟化蝦料。“全熟化蝦料易于消化吸收,明顯降低飼料攝食消化給對蝦的肝胰臟所來的負擔,對蝦的肝胰臟、腸道及蝦體非常清晰且透明;同時全熟化料利用率高,糞便少,成型好,不會散失到水體污染水質,底排污易排出,水質穩定。”劉洋表示,要選擇質量好的蝦料,對蝦腸道易吸收,就會減輕肝胰腺和腸道負擔,所以肝胰腺、腸道等疾病很少出現,養殖對蝦成活率明顯提高了很多。
“雖然現在行業很低迷,但是我有信心。”養蝦低迷并沒有讓劉洋打退堂鼓,而且在他的堅持下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同時,除了養蝦外,作為青年代表的劉洋還長期關注三農問題,他正在給珠海政協寫提案,主要是關于農村青年的就業問題和當地水產養殖問題,想為當地養殖戶做點事情;他說未來五年養蝦還會是他的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