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斑節對蝦、河豚的生態化養殖和管理

發布時間:2016-06-27 10:01    作者:中國水產頻道    來源:    查看:
  在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東坂村,戴進偉父子二人是出了名的養殖高手,對斑節對蝦、河豚的養殖頗有經驗,每年都有不錯的收益。父親是當地養蝦最資深的那一輩,而戴進偉隨著父親摸索了十幾年的養殖經,如今也是青出于藍,今年養的700畝蝦塘僅斑節對蝦取得了平均每畝1萬元以上的產值,截止至5月底已經出了700多萬元的蝦,還有部分蝦和塘里混養的河豚和花蛤沒出完。

  東坂村是漳浦養殖斑節對蝦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村,接近7000畝的土池面積可謂壯觀,這里還有著十分特別的名頭,據說是漳浦養殖最早、效益最高,也是塘租最貴的地方。東坂村從1983年左右開始養殖“長毛蝦”(中國對蝦),到了1992年開始出現斑節對蝦的養殖,那時還沒有人工培育的蝦苗,都是捕抓海苗養殖。后來有人將蝦跟河豚一起套養,這種更加生態和穩定的模式也就這么流傳了下來,這也算是開啟了魚蝦混養模式的先例。
  
  打造生態模式:蝦、魚、貝混養
  
  據戴進偉介紹,東坂村之所以能以水產養殖聞名,除了當地天然的養殖環境,還因為當地人對自然生態規律的遵循。
  
  “現在很多所謂的‘精養’模式,單品種高密度放苗,追求高產量,其實違背了自然規律,如果人工養殖能盡可能地還原生態的環境,以最優組合的多品種套養,雖然產量不會特別高,但養出來的魚蝦才是最健康最接近野生狀態。”戴進偉的土塘是將斑節對蝦、河豚、花蛤一起套養,根據幾個品種的生長速度和習性分批放苗,從7月份開始放斑節蝦苗,密度1萬尾/畝,待蝦生長情況較穩定后放河豚魚苗,河豚比斑節蝦長得快,可以清除塘里的病蝦。
  
  戴進偉說,每畝放50斤河豚苗,次年正常能收1.5倍(即75斤),若能翻一番就很不錯了。花蛤要等到11月份才放苗,每畝可放6萬-10萬只,那時候天氣較冷,河豚比較溫順不會捕食花蛤苗,等到天氣暖和花蛤也長大了,且花蛤的活動對底質的改善有很大幫助。這三種品種的搭配,彼此之間共處和相互制約的關系,讓整個池塘的生態系統達到平衡,這也是當地養殖這么多年來演變至今一個最佳的組合模式。
  
  維持生態環境:科學用料用藥
  
  戴進偉今年斑節蝦的產量能達到400、500斤/畝,已經算是比較好的成果,他的理念是根據魚蝦的自然習性進行投喂,水體的調節以預防為主,不要隨便用藥。蝦的前期投喂高檔蝦料,后期魚蝦混養投喂較低價的蝦料,冬天蝦對飼料的采食量降低,則基本以冰鮮投喂。
  
  從去年開始戴進偉使用大北農的蝦料,經過對比發現料比降低了,而且蝦的抗病力比以往有所提高,養出來的蝦活力很好,在水底的活動很好地改善了水質,他認為這跟飼料的設計更接近蝦的自然需求有關。對于水體的調節,戴進偉基本不用藥,主要使用芽孢桿菌、EM菌、光合菌等有益菌實現以菌制菌,提前預防為主。

  今年,戴進偉還在做一個新的嘗試——混養白蝦,已經在他一口塘里投了100萬尾白蝦苗,沒有做其它措施,自由放養,準備看看今年的效果,效益好的話可能又要成為一個新的組合模式了。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