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第五屆華東地區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科技論壇完美落幕!

發布時間:2016-03-30 10:21    作者:羅少蒙、吳佳輝    來源:中國水產頻道    查看:
         
    由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辦、上海海洋大學、蘇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湖州師范學院、萬里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華東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科技論壇完美落幕,華東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行業翹楚為參會人員呈現了當今水產飼料營養學界新的技術、新的原料、新的研究進展,集中討論了魚粉替代、精準投喂、飼料原料行情走勢、新常態下水產飼料行業的發展之路等熱門話題,并就華東地區熱門養殖品種的病害防控理念開展了探討。
  
  華東大會上群英薈萃
         
         
         
    劉英杰:我國水產科技“十二五”進展及“十三五”展望
         
 “據FAO數據統計,全球水產品總量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2014年漁業總產量高達1.63億噸,其中中國漁業總產值6461萬噸,居世界前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英杰在大會上與參會人員回顧了我國水產科技“十二五”在漁業資源開發利用、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同時也指出了我國水產科技存在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增大、粗放型增長模式潛力有限、產業發展路徑亟需拓展、科技創新能力需要加快提升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物種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新政策、新要求、新思路的鞭策下,我國水產科技重點研究方向應該放在重點水域漁業資源養護及其修復技術、深遠海深水工程化養殖技術、遠洋與極地漁業資源開發技術、鹽堿水域養殖與生物綜合治理、零排放高效陸基工廠化養殖、新型飼料開發及高效利用、漁用疫苗創制及規模化應用技術上面。”劉英杰說道。
  
  麥康森:魚粉替代方案新理論
         
    經過近幾年的研究實驗與推廣,水產動物營養學家逐漸發現選用非魚粉蛋白源會出現適口性差、蛋白消化率低、氨基酸不平衡、含有抗營養因子等問題,如何實現非魚粉蛋白的有效替代,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為解釋養殖魚類利用與適應飼料蛋白源的機制,并制定相應的調控策略,實現蛋白質高效沉積,并為飼料新蛋白源開發提供理論基礎,以麥康森為首的水產動物營養研究團隊開展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該項目計劃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華東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承擔,廣東海洋大學、西北農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浙江農業科學院共同參與,針對關鍵科學問題“魚類對飼料蛋白源的感知、代謝利用及其調控機制”開展了魚類攝食選擇與消化道健康、魚類蛋白質代謝的信號調控機制、魚類蛋白質高效利用的能量學機制三方面的研究。(詳情可點擊“飼料企業看過來,麥康森院士分享魚粉替代新理論”)
  
  葉元土:飼料原料使用不應“一根筋”
         
    近年來魚粉替代成為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在沒有找到最佳魚粉替代方案之前,對于魚粉魚油等動物蛋白的原料選擇與應用也顯得同樣重要。蘇州大學葉元土教授認為目前市面上大量流通并投入使用的蝦粉資源利用不當,因為蝦粉生產工藝幾乎和魚粉的一樣,在加工過程中,溫度過高會導致動物營養損失。“我們的魚蝦資源很豐富,不應該把所有資源都運用到魚粉和蝦粉上去,不同的原料應該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例如能不能用酶解的方法做成蝦膏和魚熔漿?”葉元土說道。
  
  回顧近幾年的飼料原料使用的變化,葉元土提出了兩個重要的建議:
  
  1、棉粕在水產飼料原料的使用非常重要,實踐證明,當只使用豆粕和菜粕的飼料效果不如添加棉粕的飼料效果好,即使這些年豆粕價格比較實惠,但不提倡完全取代棉粕,可以適當減少棉粕的量;
  
  2、玉米原料的使用需慎重。從飼料在線韓松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知道今年的玉米價格比較低,一般水產飼料的原料使用過程中玉米和小麥的效果是一樣的,但玉米的色素比較深,對于一些受色素影響比較明顯的魚類例如黃顙魚、鳊魚,其飼料建議少用一點玉米為原料。
  
  另外霉菌毒素對黃顙魚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玉米的霉菌毒素含量或許會比較高,必須當心玉米霉菌毒素的含量檢測!
  
  謝駿:鯽魚“鰓出血”病可有效控制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謝駿分享了異育銀鯽“鰓出血”病最新防控理念,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病害防控的關鍵是魚,池塘養殖的關鍵是氣候。氣候對魚體是中長期的影響,以往我們會弱化了氣候對異育銀鯽的影響。例如,在建湖、興化地區,2014年5月初爆發爛鰓病、鰓出血病的原因是前期的晝夜溫差大及突然暴雨造成池塘水質突變、藻相不穩定,水中有機質較多,魚體的寄生蟲的大量發生。
  
  那么,魚體在正常情況下是如何抵抗疾病的?魚體有三道防線,即腸道、泥-水界面和氣-水界面。魚體的第一道防線是腸道的粘液,就像人的皮膚一樣。泥-水界面是池塘物質轉換的主要場所,建議在養殖期不要用顆粒型消毒劑來消毒,在養殖后期,多使用生物底質改良劑和底層增氧設施來加強物質轉換效率。氣-水界面主要功能是氣體-液體交換的場所,也是藻類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場所。池塘養殖所需要的90%溶氧供給來自于氣-水界面,形成和維持一個暢通的高通量的交換界面是氣-水界面管理的關鍵所在。
  
  謝駿認為,2016年應該鼓勵養殖異育銀鯽,并且建議出熱水魚。因為2016年鰓出血病整體比2015年大大好轉。從2013年放入水中染紅了水到2015年在鯽魚的魚鰭出現充血,在鰓絲出現水腫樣,但經過檢測發現是鰓出血病,表明疾病的爆發模式逐漸減弱。需要注意的是,在6~8月份高溫天氣增多,要注意細菌性疾病的爆發。總而言之,現在飼料原料價格在下降,今年同時是厄爾尼諾現象的末年,預計今年養殖戶能夠大豐收。
  
  陳立僑:河蟹后期營養強化防控“水癟子”
         
    據FAO數據顯示,中國中華絨螯蟹的產量從1999年的0.48萬噸的產量增長至2013年78.5萬噸的總產量,河蟹在中國的養殖產量每年以萬噸的速度在增長。從2015年開始,“水癟子”開始成為困擾河蟹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華東師范大學陳立僑教授認為水癟子發生的核心跟肝胰臟的萎縮有關,應該有意識地在河蟹的蚤狀幼體到大眼幼體、仔蟹到蟹種時期進行營養強化。
  
  河蟹的高效養殖應該是好苗+種草+活水+放螺+好的飼料,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河蟹的規格大小和放養密度密切相關,降低養殖密度能夠使河蟹規格增大。另外蛋白質含量對性腺的發育有顯著影響,后期適當地提高蛋白質水平,可以促進卵黃物質的合成和積累。對于今后的河蟹的研究方向,陳立僑建議:應當重視研究不同養殖模式下,蟹不同生長階段的精準營養需要量及養殖全周期高效飼料開發;加強逆境生理和營養需要量研究,包括對逆境下的營養需、要再評估,優質原料替代下的營養平衡技術;不同養殖模式下營養與環境、飼料工藝、投飼策略等方面的研究。降低環境污染,提高飼料利用率;主要養殖階段的營養強化,特別是后期膏脂質量與營養-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例如氨氮、pH、硫化氫等)。
  
  解綬啟:營養調控核心在于精準投喂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解綬啟研究員認為,雖然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但是依然存在產能過剩、養殖戶不賺錢等問題,水產養殖發展的趨勢必然是向著企業規模化、產品安全化、生產環保化、管理工業化、產業效益化的方向發展,無論單養、混養還是分級養殖模式,都應該講究營養調控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內容在于“精確投喂”。“精確的投喂可以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減少氮磷排放,有效減少飼料的浪費,大大降低餌料系數。”解綬啟說道。
  
  韓松:豆粕價格將走低 魚粉價格堅挺
         
    飼料在線總經理韓松在會議上做了《2016年水產飼料原料行情展望》報告,對豆粕、菜粕、魚粉的行情進行了分析魚粉。豆粕方面,受到全球經濟、國家政策、匯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15年大豆產量、銷量不太好。由于庫存不足的原因,預測2016年上半年容易引發國際大豆及豆粕上漲,下半年大豆產量可能會大幅度提高,豆粕價格會走低。菜粕方面,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國產菜籽種植面積湖南下降25%-30%,湖北下降20%,散戶基本退出改為油廠基地模式,預測3月中旬水產上市后菜粕剛需預計對價格有所支撐,且DDGS反傾銷調查對菜粕價格也將有所提振,二季度菜粕價格走勢料相對豆粕堅挺。魚粉方面,最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秘魯超級蒸汽魚粉的市場配額問題,2016年春節后國內中斷需求較差,市場交易平淡,各港口報價走勢回落,目前維持在12000元/噸左右。預計2016年秘魯超級蒸汽魚粉價格堅挺。
  
  大會組委會為聯合承辦單位頒發紀念品
         
    大會閉幕式上,大會組委會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信豚水產技術有限公司、無錫華諾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單位,為《科學養魚》、《水產前沿》、中國水產頻道、《當代水產》媒體支持單位頒發了紀念獎品。
  
  幕后工作人員合影
         
    會議的最后,大會組委會宣布第六屆華東地區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科技論壇將于2018年由寧波大學和萬里學院聯合舉辦!我們2018年見!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