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新生仔豬第一周飼養管理要點

發布時間:2014-12-08 16:37    作者:yizhiinfo    來源:畜牧人才網    查看:
     規模化養殖場中,仔豬生后的損失與死亡有85%在30日齡以前,其中第一周死亡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死亡原因有:凍死、壓死、病死。仔豬出生后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恒溫到常溫,從被動獲得營養和氧氣到主動吮乳和呼吸來維持生命,導致哺乳期死亡率明顯高于其他階段,加之當季寒冷氣候刺激,給養殖戶造成慘痛的經濟損失。仔豬出生一周是多、活、全、壯的關鍵階段,必須提高注意,加強管理。

    一、初生仔豬的生理特點:

    1、生長發育快。一般仔豬出生重在1kg左右,10日齡時體重達出生重的2倍以上。初生仔豬快速生長以旺盛的物質代謝為基礎。仔豬對營養物質和代乳制品品質要求極高,對營養不全反應敏感。

    2、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功能不完善。初生時胃容積小,仔豬易飽、易餓,要求仔豬料容積要小、質量要高,適當增加飼喂次數,以保證仔豬獲得足夠營養;初生仔豬胃腺不發達,10日齡胃內無鹽酸,殺菌抑菌能力弱且不能消化蛋白質,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質,要求給仔豬早開食、早補料,以促進消化液分泌,進一步鍛煉和完善仔豬消化功能。

    3、免疫力缺乏,易得病。初生仔豬先天性免疫力弱,只有通過吃乳獲得母源抗體,因此要求仔豬出生后盡早吃到初乳。仔豬10日齡后才開始自主產生免疫抗體,14-35日齡是免疫球蛋白的青黃不接階段,最易下痢,同時,吃食較多,胃液又 缺乏游離鹽酸,對隨飼料、飲水進入胃內的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較弱,是仔豬好發病的原因。

    4、體溫調節能力差,行動不靈活,反應不靈敏。仔豬神經發育不健全,體溫調節能力差,再加上初生仔豬皮薄毛稀,皮下脂肪較少。因此,特別怕冷,容易凍昏、凍僵、凍死,特別是初生1日齡。初生仔豬反應遲鈍,行動不靈活,也容易被踩死、壓死。

    二、新生仔豬第一周飼養管理要點:

    1、盡早吃足初乳。初乳是母豬生產后一周內所產乳。初乳中的母源抗體增強仔豬抵抗力;初乳中的乳糖和脂肪是仔豬獲得外源能量的主要來源,可提高仔豬對寒冷抵抗能力;同時,初乳中的鎂鹽可促進胎糞排出,有利于胃腸道發揮功能。初生仔豬若吃不到初乳,很難養活。

    2、仔豬保溫防壓。新生仔豬的適宜環境溫度為30-34℃,成年母豬適宜溫度為15-19℃。在保育箱內吊250W或175W的紅外線燈,距地面40厘米,或在箱內鋪墊電熱板,以滿足仔豬對溫度的需要。在母豬身體兩側設護欄的分娩欄,可有效防止仔豬被壓。

    3、仔豬補鐵、補硒。初生仔豬鐵貯含量35毫克/千克體重,每日生長需要鐵7毫克,每日從母乳中獲得1毫克,如不給仔豬補鐵,體內鐵貯很快消耗殆盡,從而導致營養性貧血。因此,要求初生仔豬3日齡內,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注射液100-150毫克。在嚴重缺硒地區,仔豬表現下痢、肝臟壞死和白肌病,宜于初生3日齡內注射0.1%亞硒酸鈉、VE合劑,0.5毫升/頭,10日齡補第二針。

    4、選擇性寄養。母豬產仔過多,或者無力哺乳全部仔豬時,應將部分仔豬轉移給其他母豬進行寄養。在實踐中,要求將多余仔豬寄養給遲1-2天分娩的母豬。同時,在被寄養仔豬身上涂抹收養母豬奶或尿,干擾母豬嗅覺。對于個別體重較小個體,應喂養人工乳,同時施以人工取暖。

    5、對弱仔及受凍仔豬要及時搶救。弱仔及受凍仔豬表現為:行動遲緩、張不開嘴或者含不住乳頭,有的不能吮乳。對于此類小豬,可先將仔豬嘴巴慢慢撬開,用無針頭注射器吸取溫熱的25%葡萄糖溶液,慢慢滴于口中。放入單獨的保溫箱,待其慢慢恢復。母豬放奶時,將仔豬拿到母豬腹下,將乳頭送入仔豬口中,輔助其吃乳,吮乳,反復多次,精心喂養。(岳陽九鼎農牧 羅飛)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