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飼料業在競爭態勢上呈現出一種趨勢性變化,在市場上領先的飼料企業之間的競爭,正由技術領先、規模領先、營銷領先和效率領先模式向產業鏈競爭模式轉變,企業也在由單純的“飼料提供商”向“產業鏈整合者”角色轉變,競爭層次逐步提高,這預示著國內飼料業新一輪的產業競爭和整合時代正在到來。
飼料企業的這種轉變是盈利模式的巨大轉變,其市場競爭焦點不再僅僅局限于產品與產品、渠道與渠道之間,而是升級到鏈條對鏈條的競爭,并進一步升級到全產業鏈競爭這一更高競爭階段,這一模式必將對當前的飼料市場造成極大沖擊。舉例來講,在目前的飼料市場環境下,既存在單一的飼料生產企業,也存在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企業(包括畜禽種苗供應、飼料、獸藥、疫苗、活畜禽收購、畜禽產品加工、銷售等),盈利模式不同造成的差異非常顯著:由于單個飼料廠必須在飼料銷售中賺錢,產生利潤,否則無法生存發展,而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可以在飼料產品方面低價與單一生產飼料的企業競爭,甚至虧本將其擊垮,而它在產業鏈的另一方面可產生盈利,甚至更大的盈利。
國內飼料業產業鏈經營模式的發展勢頭在當前正呈燎原之勢,在國內諸多領先飼料企業身上得以體現,并集中表現為以下三方面的變化趨勢。
第一個是產業鏈的縱向整合。飼料企業采取“一條龍+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諸多方式,貫穿打通養殖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個環節,實現各個環節之間的資源對接、相互撬動。目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肉雞產業鏈企業是南方的溫氏集團與北方的六和集團,而其他一些省份的飼料行業巨頭近年在產業鏈建設方面也是頻頻出手,今年上半年,遼寧禾豐牧業在遼寧、河北的多家企業開始了肉雞產業鏈的建設,華西希望特驅集團今年投資1億元在昆明打造上溯飼料原料、下延雞豬養殖和屠宰加工項目,目的都是為了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提升自己在產業鏈上的整體把控能力。
第二個是產業鏈的橫向整合和拓展。橫向整合是產業鏈某一個環節通過整合處于同一環節上的資源來做大做強。國內飼料龍頭企業大多通過自建、兼并、收購、合營等途徑,在國內增加飼料生產基地,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獲得規模經濟效應,大幅降低集團運營成本,同時,自然地減少競爭對手,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取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如希望、通威、六和、恒興、正邦、禾豐等企業,無不是攜資本、市場優勢,通過橫向整合方式,在國內攻城略地、廣范圍市場布局,奠定了自己在業內的領跑地位。
第三個是產業鏈內部環節之間的聯動能力打造。飼料企業的發展壯大僅僅靠形成產業鏈還遠遠不夠,產業鏈內部的有效聯動將是關鍵,因為從養殖產業鏈建設來看,企業不僅要投資種苗、飼料廠、技術服務、屠宰加工、金融擔保服務等方面的建設,同時還要幫助各地建立養殖合作社,與合作社、農戶以及其他參與者共同搭建一個產業鏈平臺,統一協調和解決土地圈舍、種源、養殖、技術服務、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市場銷售等方面的問題。由于產業鏈的加長、環節的增多,導致企業內部各環節協調困難加大。
目前在國內耗資177億元致力于生豬產業鏈打造的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就表示,目前的中糧集團旗下各業務板塊基本上還是處于分散狀態,即便是處于同一產業鏈條上,由于各環節單位獨立核算,成員企業之間的支持和聯動也相對有限。對中糧來說,當務之急就是有效打通產業鏈內部之間的貫通,實現各環節相互支持、均衡發展。作為較早進行肉雞產業鏈建設探索工作的六和集團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集團在養殖產業鏈建設的各個環節都有該領域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都有高素質員工和忠誠顧客群,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形成更高效的組合服務,很多時候是各環節各自為戰,混同于一般的非產業鏈企業,導致客戶在板塊中間來回跑,影響了服務效率和質量。
所以說,對產業鏈內部聯動能力的打造,既是諸多飼料集團在當前產業鏈建設上亟需克服的難點,更是飼料強企之間今后競爭力強弱的關鍵所在,當未來產業鏈經營成為普遍現象之時,那就要看誰的產業鏈更強勢、更有效率。六和集團在今年提出了“整合產業鏈資源,提高協同競爭力”的理念,那就是產業鏈建設今后既要向兩端延伸和發展,更要注重原有環節的聚合,只有鉚緊產業鏈連接點,優化配合度,才能延伸更多環節。這對國內其他飼料企業未來的產業鏈建設而言,是個值得借鑒的經驗。
在飼料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國內大型飼料企業實行縱橫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戰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獲取了對中小飼料企業的全面競爭優勢,但也由此邁進了新一輪競爭的舞臺,飼料業產業鏈競爭的全新時代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