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屠明星報道,2月18日,美國泰森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美國泰森,NYSE:TSN)上海辦事處市場總監朱頤告訴記者,該公司已與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京海)達成協議,雙方將在臨近上海的江蘇省海門市建立一個全新的整合性禽業生產基地,新公司名為“江蘇泰森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業務包括生雞的飼養和加工,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其中美國泰森擁有70%的股份,未來幾年,美國泰森的總投資預計達到9000萬美元。
據了解,美國泰森成立于1935年,是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和銷售公司及財富500強企業中第二大食品生產企業,主要生產雞肉、豬肉、牛肉等肉類加工產品。而江蘇京海是專業從事肉雞良種繁育和屠宰加工的企業,據其網站資料顯示,規模位居江蘇榜首,在全國同行中排名較前。
朱頤告訴記者,該合資公司計劃在得到中國政府批準后破土動工,有望在2009年投產。預計初期每周將生產40萬羽活雞,并計劃擴展至每周一百萬羽。
竣工后,公司將擁有自己的飼料廠和現代化養殖生產基地,并以“泰森”品牌飼養和加工雞肉產品,在上海、江蘇、浙江等華東地區城市銷售以生鮮雞肉為主的產品。 之所以選擇以雞肉產品切入中國市場,朱頤表示,雖然雞肉產品在中國市場所占的比例還沒有超過豬肉,但發展很快;而美國泰森是以雞肉為核心產品,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再加上中國豬肉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因此我們選擇先在中國建立生雞飼養和加工基地,發展豬肉市場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美國泰森CEO里查·邦德先生則表示:“中國對于優質新鮮雞肉的需求增長,高于中國國內供應的發展。我們希望來滿足這種需求。”
此次布局中國,美國泰森可能還出于美國市場飽和的考慮。朱頤表示,作為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須不斷發展以保證利潤,而美國肉類市場基本已經飽和,美國泰森開始向國際市場發展,中國是不能避開的、重要的市場。“此次投資只是起步,中國市場對美國泰森很重要。”
雖然美國泰森在美國擁有很大的知名度,但在中國知之者卻甚少,其在中國的業務拓展也一直不十分順利。
據記者了解,美國泰森與中國相關的業務中以向中國出口雞爪等產品為主,在中國有一家生產雞肉半成品加工的合資企業——山東泰森大龍食品有限公司,向KFC等公司提供雞肉,并在一家豬產品加工企業中占有股份,沒有自己完整的生產基地。 2005年,美國泰森曾洽購福建“雞王”圣農集團有限公司,欲建全國最大肉雞飼養加工企業,但最后未能成功。而此次合資公司的建立,不僅意味著美國泰森將在中國有自己的肉雞生產加工基地,朱頤表示,還意味著美國泰森在中國市場上重大的策略變化——從注重向中國市場出口,到建立自己一體化的養殖、屠宰、加工基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但也有專家對美國泰森在中國能否像其在美國本土發展的那樣好持謹慎態度。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合伙人崔凱表示,美國泰森在中國建立肉雞養殖生產基地確實有一定的機會,因為從數量上,國內的雞肉市場僅次于豬肉市場,但中國的肉雞行業發展速度較豬肉行業慢,豬肉行業在國內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如雨潤、雙匯、金鑼等第一集團軍都是全國性布網,而肉雞行業目前沒有形成全國性的大型企業,多為地域性企業,這是整個行業存在的機會。但他同時表示,農產品加工行業并非投入資金就能盈利,必須在行業積累相當深厚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市場資源等,像美國泰森以往在中國一直以合資為主,之前產銷規模較小,現在一下子想要做大,是否有渠道網絡等的配合;況且中國目前不存在雞肉短缺的問題,市場能否消化那么多產能;另外,肉雞行業存在同質化競爭,“泰森”這個品牌在中國并不十分響亮,能否在競爭中撕開一個口子等等,都是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