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養殖網
藏牦牛二年育成出欄產業化道路如何走———草原興發集團董事長張振武關于青藏高原地區畜牧業發展戰略問題的對話之一
問:很多人都知道藏牦牛,現在草原興發要讓大家重新認識藏牦牛,您這個重新的“新”是什么意思?
張振武:這個“新”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的。我們知道,藏牦牛的產品種類很齊全,包括了肉、乳、皮、毛、絨,但這些產品平分秋色,都是一字并肩王,沒有突出重點。草原興發的藏牦牛二年育成出欄,則突出了牦牛的肉用價值,把肉當作主攻方向,使其成為支柱產品。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高寒牧區牧民的生活條件正不斷提高,牧區也在逐漸現代化。牦牛在傳統社會里的那些自給自足、自產自用的產品功能,如牛毛編織帳篷、牦牛運輸等,將會逐步弱化消失。
牦牛的大宗產品就是肉和奶,但牦牛產奶量小,又有季節性,僅夏季產奶。產奶期短,僅半年時間,不能全年均衡產奶。加之飼養分散,難以收集加工,制約了牦牛奶的商品化,所以只能處于配角位置。
牦牛肉包括血骨,占整個牦牛生物量的比重大,特色顯著,商業價值高,市場前景好。屠宰加工、儲藏運輸諸環節,都能夠采取工業化方式,進行規模化商品化生產。因此,藏牦牛的產業化,要根據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讓牦牛肉成為主導產品,逐步將其培育成為頂級高檔牛肉產品。
問:讓藏牦牛成為高檔牛肉產品,需要改變藏牦牛的飼養方式嗎?
張振武:這正是草原興發所倡導的。藏牦牛飼養周期太長,七八年才育成出欄。飼養齡過長的老牦牛,肉質粗硬,在品質上是無法支撐高檔牛肉品牌的。需要縮短飼養日齡,在二年內出欄,才能保證肉質的鮮嫩度。
青藏高原的冬季是漫長的,大約占全年的三分之二;青藏高原冬季的寒冷是嚴酷的,整個冬天是冰天雪地;青藏高原冬季缺草是突出的,當地人工種草數量有限,外地調草路途遙遠運費太高,遠水不解近渴。在天寒地凍缺草少料的青藏高原,牦牛每度過一個冬季,就要大量損失活重,度過的冬季次數越多,損失的活重數量越大。
而采取措施讓牦牛犢在二年內出欄,僅經歷一個冷季,利用了二個暖季生長,減少了冬季消耗,降低了活重損失。因此,藏牦牛二年育成出欄,提高了牦牛的出欄率商品率,提高了經濟效益,是藏牦牛產業化的突破口。這樣商品畜就不必年復一年地度過缺草少料、天寒地凍的冬季。需要越冬的只有數量較少的母畜及育成過程中的商品畜。這就減輕了冬春草原放牧的壓力,保護了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態。
藏牦牛產業化技術上已經成熟
問:藏牦牛飼養由8年降為2年,技術上可行嗎?
張振武:藏牦牛產業化采用西門塔爾、野血牦牛作雙父本,進行交叉輪交,生產商品雜種牛。首先用西門塔爾做父本,與母家牦牛種間雜交,將其后代公牛在二年內育成,作商品牛出欄。母雜牛做繁殖用,再與野血牦牛雜交,之后利用雙父本交叉輪交生產雜種牛,以后各代次的雜種公牛,都在二年內育成出欄。并交替使用西門塔爾和野血牦牛作父本,與雜種母牛進行雜交,連續生產雜種牛。
將藏牦牛通過產業化的形式培育成藏酷牛,(在二年內育成出欄的藏牦牛,叫藏酷牛)在技術方面要組合相關成熟技術,圍繞提高牦牛的肉乳生產性能,進行集成創新。
比如,引入普通牛種對牦牛進行種間雜交,是能大幅度提高牦牛生產性能的成熟技術;利用野牦牛對家牦牛改良復壯,能阻止家牦牛退化,也是成熟技術;冷凍精液生產是成熟技術,人工授精也是大面積應用的成熟技術;放牧加補充配合飼料是成熟技術,暖棚越冬也是成熟技術;牦牛犢吃全奶,在二年內育成出欄等,都是成熟技術。
問:您能具體談一下嗎?
張振武:第一,藏酷牛產業化,借鑒了種間雜交生產犏牛的經驗。我國利用良種黃牛生產犏牛,已有多年悠久歷史。實踐證明:西門塔爾等良種肉牛與家母牦牛雜交效果好,其后代(F1代)生長發育快,各期活重都比家牦牛顯著提高,產肉量提高50%左右,產乳量提高2倍左右,對高寒環境也有很強的適應性。
對藏牦牛的雜交改良,只有經濟效益大幅度地提高,才能調動牧民參與的積極性。種間雜交生產犏牛,產肉量提高50%左右,產奶量提高2倍左右。同時,還改善了牦牛肉品質,增加鮮嫩度,提升了產品價值。這是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有了高回報,牧民才肯投入活勞動和各項付出。
藏酷牛產業化也繼承了與野血牦牛的種內雜交成果,經我國牦牛科學家的多年努力,野血牦牛改良復壯家牦牛已獲得成功。導入野血后牦牛的各期活重,產肉產奶生產性能明顯提高,生活力與抗逆性也明顯提高,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
由于種間雜交生產犏牛到第二代之后,生產性能與生活力都急劇下降,藏酷牛雜交改良方案,采取雙父本輪交,將種內雜交與種間雜交二者組合在一起。在引入西門塔爾提高肉乳生產性能的同時,也安排野血牦牛交叉輪交,及時提升牦牛血液比例,使之不降低到30%以下,能保持其后代在高寒草原的適應能力。
單一的種間雜交生產犏牛,優點是肉乳生產性能提高顯著,經濟效益高。缺點是在第二代之后,生產性能與生活力下降,還有雄性不育的制約。單一利用野血牦牛進行種內雜交,優點是提升了家牦牛的生活力抗逆性,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肉奶生產性能也有提高,但與種間雜交的犏牛相比,增產幅度卻小的多。
種間雜交生產犏牛,是獲得高效益的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僅靠單一的種間雜交手段,沒有野血牦牛種內雜交的參與,雜交后代在青藏高原的適應能力與抗逆性也無法保證,仍不能解決家牦牛的退化問題。因此,把種間雜交與種內雜交組合在一起,使二者互相取長補短,并且缺一不可,實行集成創新,是牦牛雜交改良唯一正確的技術路線。
第二,將牦牛由七八年育成出欄,轉變為二年內育成出欄,重要的措施是讓犢牛吃上母乳。由于西門塔爾是乳肉兼用牛種,有較好產乳性能,其雜交后代產乳量顯著提高,除滿足牧民食用外,還能剩余大量乳汁供犢牛食用,吃到母乳的犢牛營養得到保證,可以在二年內育成出欄。
藏酷牛產業化是系統工程,對各項相關技術進行了集成組合,包括建設越冬暖棚,補飼精料,至少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特別是在母牛妊娠期哺乳期進行補飼,盡量讓犢牛吃上全奶,青草期實行晝夜放牧,延長采食青草的時間等技術措施等。
第三,利用種間雜交生產犏牛,其后代出現雄性不育,由于冷凍精液和人工授精都已成為成熟技術,西門塔爾和野血牦牛都有商品凍精,都能滿足生產需要。在生產實踐中,牧民利用凍精采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生產繁育,完全可以放棄取消本交公牛。放棄了本交自然交配這一傳統繁殖方式,公牛雄性不育的制約自然解除。
為牧民提供野血牦牛和西門塔爾凍精,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由牧民實施人工授精,這是一項成熟技術,在技術層面上也不存在障礙。
現在牧民的種公牛多在本群中選留,近親繁殖嚴重,導致了家牦牛體格變小、生長增重緩慢等退化現象。如果繼續采取本交自然交配,則上述弊端難以有效扭轉。若放棄本交自然交配,采用現代成熟的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技術,則良種公牛來源問題,通過外部配套順利解決了,近親繁殖問題也有效避免了,從而根本上解決了家牦牛退化問題。
第四,藏酷牛模式,由于各代次雜種牛,都具有較好的雜種優勢,對母系的性能也進行了提升,積累儲備了較好的改良效果。西門塔爾不僅是良好的父系品種,也具有良好的保姆性和哺乳能力,它的雜交后代也是非常好的母系。雜種牛繼續留作基礎母牛,供繁殖使用(雜種牦牛僅雄性不育,母牛仍有正常的繁殖力),不會造成母牦牛數量的減少,能保持牦牛種群數量的穩定。
藏酷牛模式,會逐步地把家牦牛種群轉型為雜種牛群,也可以說是改良牛群。經過若干代次之后,青藏高原牦牛種群,將成為既適應高寒草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又具有較高生產性能,同時商品率也較高的改良牛群。屆時,犏牛的性成熟早、繁殖力高等優點,也會顯現出來,受胎率、成活率會提高,而難產率會自然下降,逐漸成為一個優良又成熟的種群。
將藏酷牛培育成中國高檔牛肉品牌
問:這些技術說起來很專業,牧民能掌握嗎?
張振武:藏酷牛產業化的技術關鍵是人工授精,由于雜種公牛雄性不育,牧民放棄飼養本交公牛,必須采取人工授精技術,不論西門塔爾,還是野血牦牛,都需要使用商品凍精進行冷配。因此,在牧民中推廣普及人工授精技術是關鍵點,我認為建人工授精站是普及這一技術的突破口。
冷凍精液人工授精,在肉牛行業已是成熟技術。內蒙古草原牧區對土種牛的雜交改良,普遍實行凍精冷配,放棄了本交自然交配。這項技術在蒙族牧民中能推廣普及,在藏族牧民中也一定能夠推廣成功開花結果。
藏酷牛產業體系建設,離不開雜交改良方式,利用商品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放棄本交自然交配,各地就不必建設數量眾多的種牛場,用來繁育父本公牛。因為,即使繁育出數量眾多的父本公牛,牧民缺錢買不起,也會制約推廣普及。所以應果斷地淘汰本交自然交配,克服各種困難,將人工授精推廣成功。
使用冷凍精液,推廣普及人工授精技術,充分地利用了國內外先進種公牛資源。西門塔爾凍精國內外供應充足,青藏高原二萬頭野牦牛,是家牦牛復壯的遺傳資源,野血牦牛凍精有青海大通種牛場來保證,基礎母牛則直接利用雜交牛的后代,無論處于哪個代次,雙父本的西門塔爾與野血牦牛,都能與之對應銜接。
通過這樣的組合配套,就形成了藏酷牛的雜交繁育體系。
問:那么,您認為將藏酷牛培育成中國高檔牛肉品牌的路有多遠?
張振武:中國肉牛企業同世界肉牛列強競爭,需要培育品牌,從高端市場入手,培育能主導國內牛肉市場的領導品牌,搶占制高點。現在國內市場已是國際市場的一部分,守住國門就等于提升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現在世界上可以向中國出口牛肉的企業已達到94家,其中美國13家、加拿大8家、巴西3家、阿根廷5家、烏拉圭13家、澳大利亞35家、新西蘭37家。它們會給我國肉牛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和強烈的沖擊。
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自主創新,進行差異化競爭,走出自己的路子來。
青藏高原是個特殊的生態區域,是世界屋脊和三江源頭,氣候嚴酷高寒缺氧,地域特色顯著,藏牦牛是唯一能適應青藏高原環境的牛種,與企鵝、北極熊并列為全球三大綠色動物,也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這些都是生產高檔牛肉的獨特資源。
藏牦牛是生產性能低的原始畜種,又生活在青藏高原這樣的嚴酷環境中,無論怎樣改良,也無論采取什么飼養措施,它也無法達到發達國家育肥牛的生產性能。所以不能以量取勝,也無法以量取勝,只能走以質取勝,以特色取勝,以品牌取勝的路子。
“藏酷牛”具備培育成中國高檔牛肉領導品牌的資質。從消費潮流看,國際市場瘦肉多脂肪少的牛肉檔次價格高。藏酷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產品特色,蛋白質含量為22%,高于黃牛和水牛,脂肪含量極低僅為3.6—5%,遠低于其他牛肉。是有利于心腦血管健康的低脂肪高蛋白牛肉。由于高寒缺氧的生存環境,藏酷牛體內富含運氧能力極強的肌紅蛋白,血紅素鐵含量高,是婦女兒童補鐵的肉食佳品。
藏酷牛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這里是無工業污染的天然凈土。取食青藏高原上的天然牧草,青藏高原紫外線照射極強,就是說藏酷牛取食的牧草,都經過紫外線嚴格消毒。所以藏酷牛肉是天然食品、綠色食品、生態食品、有機食品,并且是綠色天然生態有機食品中的金牌冠軍。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同義語,地球上僅有一個;全世界藏牦牛僅有1300余萬頭,90%又在中國的青藏高原,具有稀缺性;世界屋脊“藏酷牛”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品牌。
還可以告訴你的是,草原興發的世界屋脊事業部正在建設示范場,在示范場成功的基礎上,也在發展樣板戶,由樣板戶來帶動廣大牧戶以及有志于此的人們共同走這條“藏酷牛”產業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