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豬市場價格在持續走低半年后出現反彈,養豬效益逐漸增加,生豬產業進入新的發展期。那么,當前的生豬生產情況到底如何?2006年養豬業將走向何方?
生豬、豬肉價格小幅上升,生豬產業走出了持續半年的低谷,當前,生豬、豬肉價格分別為7.80元/公斤和13.80元/公斤,與2005年12月份相比,均有小幅度上升。與此同時,在生豬、豬肉價格上升的拉動下,仔豬價格也由不足4.00元/公斤,上升到6.00元/公斤,許多農戶開始購買仔豬,積極補欄。這些都表明,生豬市場正在逐漸走出2005年下半年以來的低谷,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期。據分析,這次生豬產業迅速走出低谷的原因主要是:生豬生產在低谷后的必然反彈;禽流感的發生使得禽肉銷量下降,人們對肉類的需求部分轉向豬肉;年關將至,生豬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
生豬生產一直比較穩定,飼料銷量穩中有升。以山東省德州市為例,2005年底全市生豬存欄253萬頭,能繁母豬存欄31萬頭,與2004年底相比均有增加。在生豬存欄穩定增加的同時,豬飼料的銷量也呈穩中有升的態勢,從各飼料加工企業銷售情況看,2005年豬飼料銷量增加100%左右。另外,受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下降的影響,目前育肥豬飼料價格為1.60元/公斤,與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養豬的飼料成本降低。春節過后,生豬價格在8.00元/公斤上下浮動,農戶養豬效益每頭在100元左右,生豬生產將逐步進入穩定發展時期。
規模化發展是今后生豬產業的必然發展方向2005年下半年以來,生豬市場價格出現波動,由原來的每公斤7-8元下降到6元左右,部分養豬戶出現虧損。但一些大型養豬基地依托規模優勢,實現了“市場雖滑坡,效益仍可觀”。其增效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仔豬實行自繁自育,每頭生豬降低購買仔豬成本60元以上;購進的飼料原料量大、價格低,每頭豬可減少飼養成本50元左右;銷售的生豬質量好、數量多、價格高,與市場價相比每公斤高出0.4元以上,一頭豬的銷售差價就是40元。幾項相加,規模化養殖場與普通養殖戶相比,飼養一頭豬的效益多出150元,扣除規模化養殖場的人工、基建等成本,效益差也在100元左右。養豬業規模化優勢日益明顯。
實施規模化養殖是生豬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選擇。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人們對畜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已經難以適應,而規模化養殖既可增加經濟效益和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還是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畜產品質量的必要基礎。。只有生豬產業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實現服務指導、科技應用、產品銷售、質量控制等的系列化、專業化、標準化,從而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保證養殖效益和畜產品質量。總之,有規模才有效益,有規模才有市場,大力發展生豬產業的規模養殖已是大勢所趨。
摘自《北方牧業》2006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