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西驟雨,天氣突變,冬季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生活,人們紛紛為自己添置衣裳,迎接冬天的來臨,確保溫暖過冬。而新一輪的抗寒防疫保衛戰也悄悄的拉開帷幕,畜牧人才各顯神通,為自家的畜禽添磚加瓦。本篇就冬季豬場如何抓管理、抓腹瀉進行介紹。
近日,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帶隊來到江西宜春、上饒,對當地畜牧業發展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行調查,并就邊境動物疫病防控情況和生豬腹瀉病防控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冬春季是動物疫病的高發期,扎實抓好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對有效防控冬春季動物疫情十分重要。
一、 保溫御寒,適當通風。
1.1 提高舍內溫度,保持舍內干燥。冬季對于絕大多數畜禽來說是一個難熬的季節,豬舍內溫度低,濕度大,空氣質量差,常引起豬的呼吸道綜合癥及消化道疾病,尤其是仔豬,抵抗能力差,給豬場及養殖戶來帶巨大損失。冬季室外的嚴寒,使舍內溫度也隨之降低,過低的舍溫,給豬群帶來很大的寒冷應激,冷應激會使豬群健康水平下降,誘發一些疾病,尤其對仔豬的影響更大,寒冷的環境會使仔豬腹瀉病情加劇,從而導致仔豬死亡率增高。因此,要注意搞好豬舍的防寒保溫工作(如豬舍上覆蓋塑料薄膜、賀州養豬公司推薦溫氏熱風爐等),提高舍內溫度、保持干燥。可采用室內放生石灰塊等辦法降低舍內濕度。舍內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
1.2 通風。不論豬舍大小或養豬數量多少,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風系統,不可引起賊風或把舍內溫度降的太低,引起豬關節炎、感冒、肺炎等疾病。畜牧人才建議:每天上午11點至下午1點之間通風半小時左右。也可在豬舍墻上設排氣扇,以便隨時快速排出舍內污濁的空氣。
二、提高豬群免疫力,強抓生豬腹瀉。腹瀉是豬場最多發的疾病癥狀之一,公豬、母豬、肥豬對腹瀉的抵抗能力強,仔豬一旦發生腹瀉,尤其是冬天,死亡率之高,可以說是談“拉”色變。目前全國流行的仔豬腹瀉,多見于3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對腹瀉較輕的仔豬,可用0.1%的亞硒酸鈉、0.05%的痢菌凈、0.1%的高錳酸鉀溶液各1/3混合飲用,1-2天即可治愈。
加強監測:大型豬場一旦遇見仔豬腹瀉,應迅速隔離,保持豬舍干燥,嚴禁沖洗。
加強免疫和消毒:加強對生豬欄舍、周邊環境及相關設施的定期消毒,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嚴防傳播擴散;仔豬生后2-3天注射牲血素一次,隔6-7天再注射一次。
加強飼料管理,減少發病誘因:飼料應營養豐富,易消化,控制原料霉變,遠離霉菌毒素;對妊娠母豬,供給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飼料,保證母豬常年不斷青綠多汁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