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資訊 > 正文

通威股份今年主要戰略動作揭曉

發布時間:2016-04-11 11:33    作者:唐東東    來源:水產前沿雜志    查看:
         
  4月10日,由海南海壹水產飼料有限公司(簡稱“海南海壹”)舉辦的“通威質量萬里行·海南海壹資產倍增計劃”論壇在海口舉行,海南當地200余名對蝦養殖從業者參會。
  
  “通威質量萬里行”是通威股份新任總裁郭異忠提出的發展思路,來自于其多年來在市場一線對養殖行業需求的理解。他認為“質量”應該是一個廣義的、大涵蓋范圍的名詞,不僅是產品質量,還包括了企業整個系統如技術、管理、服務、研發等等多個方面的質量,通過系統的整體提升最終促成養殖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以“質量”為主題指導思想的內部調整升級與外部宣講推廣將貫穿全年,成為通威股份今年的主要動作。歸屬于通威股份蝦特料片區的海南海壹舉辦本次論壇,無疑也是凸顯“質量”一詞。有意思的是,論壇的首個報告由海南海壹品管部經理楊衛國主講,細致之處也體現海南海壹對“質量”的重視。
         
         
  通威股份蝦特料片區總裁劉明鋒兼任海南海壹總經理。據了解,劉明鋒執管惠州通威時將其從連續5年虧損的境地,在短短兩年內扭虧為盈,并使惠州通威的飼料銷量由3萬多噸增長至去年接近14萬噸。劉明鋒透露,蝦特料片區的經營方針為“構建質量體系、推進服務模式、打造激情團隊、實現規模效益”,2016年開始海南海壹將主動出擊(占據行業至高點,利用科研成果,主動引導行業向良性方向發展)、快速突破(打造極致的產品,聚勢聚焦,動員片區資源,集中優勢,快速突破)、野蠻增長(看低利潤,與經銷商、養殖戶共成長,協同動保、種苗等優勢,實現區域市場的絕對占有率第一)、持續經營(絕不計較一時之利,保持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放眼未來,扎根海南)。
         
  楊衛國:對蝦料做了四大升級調整
  
  據楊衛國介紹,目前公司針對養殖戶所關注的飼料產品,已經做了四方面的升級,包括配方升級、原料優中選優、設備改造升級和管控更嚴格。其中,配方上采用“魚粉豆粕型”配方思路,為對蝦提供更多的優質蛋白,并提高誘食性。“蝦料的設計思路,我們會考慮前期以對蝦健康為主,后期側重改善肥滿度,從而提高養殖效益。”楊衛國說。
  
  飼料作為來料加工型產品,原料的質量對飼料產品的效果表達非常關鍵,楊衛國表示公司采取源頭控制的方式,合作前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符合標準列入合格供方目錄,所有原料只能從合格供方名錄中進行采購。“現在我們優質原料的直供率達到95%以上,所有大宗原料幾乎都來自于國內或國際大廠家,實行戰略合作,原料質量穩定。”與此同時,升級原料驗收標準,以及充分利用近紅外分析儀檢測快速準確的特點,提高原料的檢測頻次。
  
  設備改造升級方面,交流過程中楊衛國主要談了六個點:蝦料小包裝生產線安裝自動封口機,確保封口質量;自動碼包機的安裝使用,降低工作強度,提升工作效率;安裝一條時產12噸膨化線,提升飼料耐水性及生產效率;膨化線后噴涂稱重式計量設備的安裝,確保油脂添加的準確性;散裝車及散裝倉的配備;破碎料分級篩改造。
  
  除此之外,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五度(原料粉碎細度、配料精度、混合均勻度、調質溫度、計量包裝準確度)一率(含粉率)”的質量控制,成品水分、耐水性、含粉率、成品重量等主要指標每隔一個小時檢測或抽查一次,并對蛋白、脂肪等常規指標檢測實行批批檢。
         
  陳效儒:蝦肝強助力通威蝦料逆勢增長15%
  
  “目前對蝦養殖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養殖成活率,而服務營銷、渠道整合、市場操作只能緩解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只能靠技術突破。”通威股份特種水產研究所所長、通威股份蝦特料片區技術總監陳效儒博士認為,盡管行業內的企業面對困境做了很多的應對措施,比如渠道整合、市場操作、全產業鏈、資金支持、服務營銷等方面來對行業進行革新,希望引領行業走出困境,但離突破還差那么一點,并未真正成為企業面對競爭時的王牌。
  
  為此,2013年通威股份開展“提高蝦成活率”研發項目,在之前多年的研究基礎上,整合通威11個研究所500余人的全部力量,30多個國內外專業院校的100多位專家,每年耗資1000萬以上,全力研究“如何提高蝦成活率”;2014年底推出蝦肝強技術和蝦肝強產品,主要通過保肝護肝、促消化、提高免疫力和抗應激四個層面實現成活率的提升,2015年在蝦特料片區全面推廣。
         
  據陳效儒提供的數據,2015年7月23日-28日對中山、大鰲、臺山、斗門等珠三角養蝦重點區域,9月1日- 4日對廣西、湛江、珠三角等市場進行第二次調研,綜合市場對通威蝦肝強的良性評價達到83.52%。在9月中下旬廣東遭遇持續高溫低壓天氣,珠三角養蝦85%-90%發病率,養殖成功率不足20%的市場背景下,第三次市場調研結果顯示蝦肝強客戶養殖成功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30%。“2015年蝦肝強產品及相關配套技術,能提高白蝦成活率30%以上。在行業震蕩中,2015年在蝦料行業平均下降20%以上的前提下,通威蝦料增長15%。”陳效儒稱。
  
  黃翔鵠:卵囊藻有助于對蝦養殖成功
  
  “蝦塘‘倒藻’、蝦池無藻、有毒藻的存在,引起養殖環境惡化,是對蝦養殖失敗的主要原因。”專注于藻類研究的廣東海洋大學黃翔鵠教授表示。其中,養殖環境中“倒藻”現象的發生,主要是海洋污染和海水富營養化,一些生長速度快的微藻成為優勢種,使海域的微藻群構趨向于不利于對蝦養殖的方向發展,以及人為將一些不利于蝦池藻相穩定的微藻投入養殖環境,使這些微藻在海域中成為優勢,在引入蝦塘時,這些微藻種常常成為蝦塘的主要藻種;這兩個方面最終都會導致藻相不穩定,從而使對蝦養殖失敗。
  
  而蝦池中無藻則是缺少藻種,其原因很簡單,主要是良好的沙濾系統導致蝦池無藻種,以及養殖用水嚴格的消毒處理殺死了藻種。蝦池中存在有毒藻,黃翔鵠認為是大量換水的開放式養殖,無法阻止含有藻毒素的微藻進入池塘水環境,如裸甲藻,顫藻等。“有毒藻產生的毒素會直接毒害對蝦,這也是對蝦出現偷死的一個重要原因。”黃翔鵠說。因此,他表示引入生命力強、種群穩定的藻種,控制藻相,穩定水質,改善養殖環境,是對蝦養殖成功的保證。
  
  據了解,卵囊藻是生活于對蝦池塘中后期的優勢種微藻,形成水色為翠綠色或黃綠色,具有持續時間長和種群穩定等特點。能降低水體中氨氮、亞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濃度,提高水中的溶氧,使水環境長時間處于良性的平衡狀態,抑抑制弧菌的生長。相關數據顯示,卵囊藻在養殖前、中和后期占微藻總量分別達到98.0%、78.9%和45.1%,優勢持續時間長達77天;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降低51.7%和30.2%,對Zn2+ 和Cu2+的吸附率達81.4%和52.5%;并能抑制創傷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繁殖。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