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日訊(記者劉建王平安)得益于養殖成本的下降以及飼料業務的量利雙增,新希望(000876.SZ)有望近四年來首次在一季度取得盈利。
今日晚間,新希望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內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3億元-5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9.34億元;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4.31億元-5.0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9-0.11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新希望從2022至2024年,由于養殖成本偏高以及豬價低迷影響,一季度業績均不甚理想,分別實現凈虧損28.79億元、16.86億元和19.34億元。今年將是公司近四年來首次在一季度取得盈利。
對于業績變動的因素,新希望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公司在生豬養殖業務上,于2024年完成了多條場線的防疫改造,同時狠抓生產管理與冬春季防疫工作,使一季度養殖成本實現同環比雙降。同時一季度豬價較去年同期略高,使生豬養殖業務同比減虧。此外,公司飼料業務在一季度亦取得了量利同增。
成本方面來看,公司3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正常運營場線出欄肥豬的完全成本是13.4元/kg。而在去年四季度公司在運營場線出欄肥豬完全成本為13.6元/kg,這說明公司仍在延續去年的降本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同日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0.63億元,同比下降27.27%;實現歸母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90.05%。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這是新希望近9年來營業收入首次出現下滑。這或與新希望近年的戰略規劃有關,公司在2023年末處置了禽產業和食品深加工板塊,使收入較同期減少,從2024年開始,公司聚焦于飼料、生豬養殖與屠宰兩大核心主業。
展望今年,有分析認為,2025年生豬養殖行業呈現供需雙增格局。預計豬價中樞將較2024年下降、波動區間收窄。但同時行業企業成本尚有進一步下降空間,2025年成本優勢突出企業或依然能有盈利。
飼料方面,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飼料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近年來頭部企業均加速出海開拓第二戰場,海外地區相對于國內呈現出市場空白空間更大、毛利率更高的情況,“這些企業隨著海外產能的釋放,有望得到紅利的提升。”
資料顯示,新希望2024年全年實現飼料總銷量2596萬噸 ,其中海外市場飼料總銷量為525萬噸,較2023年增長57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董事長劉暢此前在工作啟動會上明確表示,新希望在2024年雖實現了扭轉局面,但仍處在“持久戰”階段,目前還處在第一個修復階段、至關重要的第二年,其更是明確提出2025年公司仍需要修復多個公司發展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