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披露1月份生豬銷售情況簡報。公司在2025年首月銷售生豬149.87萬頭、生豬銷售收入為20.57億元,上述數據環比、同比均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公司的商品豬銷售均價15.41元/公斤,保持在相對穩定水平,環比小幅減少0.64%,同比增長15.86%。
作為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新希望2024年實現生豬銷量1652.49萬頭,生豬銷售收入為267.58億元。養殖成本穩步下降、豬價行情回暖等因素助力公司業績提升。新希望2024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4.5億元至5.5億元,同比增長超八成。進入2025年,市場對于生豬養殖企業的產能規劃、成本優化等情況愈發關注,根據新希望近期與投資者互動時公布的信息,公司2025年的生豬出欄量預計相比2024年會有小幅增長,同時,公司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工作,運營場線完全成本已降至13.5元/公斤。
從價格來看,截至2月11日記者發稿,包括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山巨星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A股生豬養殖企業均已披露1月份銷售數據,上述企業商品豬銷售均價(或育肥豬價格、商品肥豬均價)環比波動均不大,且普遍處于15元/公斤以上的水平。不過從趨勢來看,豬價短期內或將承壓。
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生豬市場分析師范晴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4年生豬產能逐步恢復,理論上2025年2月份生豬養殖端出欄量將有所增加,并且養殖端存在繼續減重的需求,出欄積極性高。同時,春節假期結束后,生豬需求進入傳統淡季。綜合來看,2月份生豬供應增加,需求減少,供應大于需求的局面或將使得豬價承壓。
華福證券發表研報認為,春節后短期豬價預計或偏弱運行,但由于前期行業的生豬提前出欄情況較明顯,當下大豬存欄較少,二次育肥或存進場預期,疊加當下行業凍品庫容率較低,預計對豬價形成托底。
在2025年豬價仍將迎來一定波動的預期之下,生豬養殖企業的經營優化和升級發展愈發受到重視。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豬價可能存在的波動,生豬養殖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加強風險管理和多元化經營等方式來降低風險。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生豬產能變化,適時調整生產策略,避免過度擴張或生產過剩。同時,加強與行業內外的交流合作、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總體來看,生豬養殖企業在2025年需要緊跟市場趨勢和技術創新步伐,不斷優化管理和生產模式,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希望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今后公司養殖成本進一步降低,以及部分關停改造場線的穩步復產,盈利水平將會持續修復;同時,公司也會在堅持飼料、養豬兩大核心主業的背景下,逐步對新增長領域(例如海外市場)加大投資,推進自身成熟業務與新興業務的組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