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飼料銷售較去年有所下滑,可以判斷生豬供應有所下降。結合飼料銷售人員的反饋,中小豬場、散戶去產能較快。下半年整體會出現豬價反轉,但不會達到2020年豬價水平。”其解釋道。
神農集團還認為,從以往經驗來看,“豬周期”一般持續四年左右,豬價低位運行一年左右是比較符合規律的。目前來看,生豬價格呈震蕩上升趨勢,預計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會回漲到養殖成本線以上,處于比較正常的區間。
據介紹,神農集團的生豬養殖成本為16-17元/公斤,目前處于國內第一梯隊。特別是考慮到云南處于西部,不是糧食主產區,也不靠近港口,飼料原料主要通過火車從新疆、沿海港口或北方運來,不具有成本優勢。該公司則通過對自養母豬的精細化、專業化管理,努力提升PS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養殖成本。
神農集團2021年度的PSY達到了27頭,生豬存活率(從仔豬產出到育肥出欄)在85%左右。
該公司從2002年開始一直養殖PIC豬種,而之所以選擇PIC,蓋其認為該豬種比較適合工業化養殖,生產性能也不錯,對于規模化養殖的生豬企業是比較有利的,同時PIC豬的體型、肉質等也比較適合云南的消費市場。
據了解,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神農集團合計存欄母豬4.1萬頭。其表示將爭取在今年下半年將此規模擴充到6萬頭左右。
作為PIC在中國的重要擴繁合作伙伴,神農集團一般四年左右會進行一次引種替換。而如果公司后期擴大產能,在現有種豬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其也會根據相關出欄計劃適當進行引種——該公司上一次引種在2021年上半年。
神農集團去年銷售種豬2萬余頭,這在其總計逾65萬頭的生豬出欄中的占比甚小。不過該公司認為,今年種豬銷售較去年會好轉,下半年預期會有較大增長,其目前簽訂的種豬銷售合同已有2萬頭左右。
近期仔豬價格亦上漲較快,從年初的200元/頭左右漲到了450-500元/頭。“預計未來不具備大幅上漲的行情。”神農集團仍謹慎指出,“現在的仔豬價格,對于公司的仔豬銷售業務可以盈利。”
云南市場
神農集團目前90%以上的生豬銷售在云南市場,其出欄生豬中亦有90%以上為商品肥豬。
不過,其年出欄在云南地區逾4000萬頭的總量中尚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事實上,在非瘟大規模蔓延后,很多大型企業包括溫氏、牧原、正邦等看中了云南有利于非瘟防控的特殊地理條件,紛紛來云南布局。“目前整個云南區域內生豬的供給是大于市場需求的,因此云南的生豬價格會相對略低一些。”神農集團指出。
其還認為,2021年至今,云南生豬存欄量、出欄量較2020年有較大增長,處于偏高的水平。現在云南豬價比較低,而且成本高于其他省份,還存在去產能的空間。“目前大家預判下半年到明年會有行情,部分新建、空欄豬場開始進行補欄,但市場整體總量還是處在去產能階段。”
正是考慮到近年云南區域生豬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神農集團計劃將產能拓展到年出欄生豬150萬頭左右的水平之后,再視市場情況決定是否擴張。按照其最新規劃,公司將在2022-2024年分別實現出欄90萬頭、130萬頭和150萬頭。
該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云南人口較多的區域市場,配套的養殖場、飼料廠、屠宰場都在半徑200公里范圍內,以節省運輸成本和損耗。其中,其養殖業務主要集中在曲靖和大理地區,生豬屠宰主要位于昆明和曲靖,并在云南這兩個最大的中心城市的占有率分別達60%以上和 90%以上。
神農集團位于昆明和曲靖的兩個屠宰場合計年產能為250萬頭。其去年實際屠宰生豬130.57萬頭(大部分為代宰),同比增長41%。由于云南市場消費者偏愛熱鮮肉,為確保消費者能購買到新鮮的豬肉,其屠宰場一般只在夜間作業,而后由豬肉販子運送到各大市場進行售賣。
目前,神農集團已經著手開展食品深加工業務和生鮮豬肉精分割業務。“一方面食品深加工業務可以通過錯峰生產提高屠宰板塊產能利用率,為公司產品賦能;另一方面生鮮豬肉精分割市場的開拓也能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其稱,“未來,如果條件成熟,公司也會考慮開展冷凍肉業務,以期提高公司屠宰業務的盈利能力。”
由于之前豬價低迷,神農集團在今年一季度出現凈虧損1.5億元(去年盈利2.45億元)。隨著豬價現在開始回升,其預計下半年可回歸成本線以上。結合飼料、屠宰等其他業務的穩健發展,公司預計今年全年能夠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