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5日至30日,新希望旗下各公司已向上海及周邊地區商超、高校、社區供應各類肉產品及食品2533噸,其中鮮豬肉產品450噸、禽肉產品1983噸、熟食產品近100噸。

這幾天,參與上海食品保供工作的徐經理手機總是占線,接起電話的她也語氣匆忙——自3月5日起,她和團隊就再一次進入了應急狀態。
徐經理隸屬于新希望六和食品產業重客縱隊,這次保供也是她兩年來的工作常態。據她介紹,就在昨天,公司又從河北、山東的千喜鶴工廠緊急抽調了8名核心骨干,逆行前往上海六和勤強的前置倉支援。
在上海的前置倉,除了新來的8名同事增援到生產車間,負責生產加工分裝的工作外,還有公司食品產業生鮮-華東商超團隊的6名同事負責銷售、品控等工作。
由于生鮮食品特殊的防疫要求,6人小組從3月初就進入了全封閉管理,吃住在了前置倉四樓的辦公室里,睡椅子、打地鋪、吃泡面,每天早上6、7點就開工,與河北、山東的工廠同步采購信息、協調各地產能、上海本地物流、監督出廠品控,還要每天跟車送貨到盒馬、山姆等商超,同時將政府調度的保供訂單、社區集體團購訂單送到高校、社區等等,每天忙到凌晨1、2點才睡,早上又被催單的電話叫醒。

事實上,新希望曾參與2020年武漢抗疫、2021年多地保供。針對國內本輪疫情趨勢,早在3月7日就召開專題會議,提前做了訂單計劃及貨源儲備。在物流保障上,由之前的散配物流車改成有疫情通行資質的物流公司,指定專人全程跟車直至驗收。
在大家的努力下,食品產業全力保障了上海商超及線上渠道:千喜鶴4個專車每日往返河北與上海,后續還啟動了北京的兩輛專車。河北工廠更調集生產力量,加班加點完成了政府3萬份拉伸膜包裝鮮豬肉的特殊需求。這是支援武漢時開發的技術,讓鮮肉保鮮時間更長,外包裝防疫系數更高。
截止目前,千喜鶴已通過盒馬、山姆、叮咚買菜等,向上海及周邊地區供應鮮品450噸。華東商超團隊也通過大潤發、盒馬、叮咚買菜、麥德龍等線上線下渠道,向上海及華東地區發送美好小酥肉、豬排、排骨等凍品近100噸。
以上海山姆店為例,單店豬肉銷售一天最高超過8噸,豬肉保供累計275噸,“我們確保每天門店豬肉單店配送不低于兩次,最高3次。”
3月25日起,華東團隊還協調供應鏈中心、山東莒南工廠、北京嘉和一品工廠加大生產備貨力度,組織專車發貨到倉,確保貨源供應充足。

3月15日,一封由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物資保障組和上海市商務委聯合作出的《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企業證明》,送達上海六和勤強食品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勤強正式入選上海疫情防控供應企業名單,成為上海市重點民生保供企業。

但封控期間,人員和物資流動都受到極大限制,怎樣才能讓市民吃到放心好肉?六和勤強想了兩個招:



公司在全力為上海保供的同時,也牽掛著一線員工,已為前線抗疫及居家員工組織了一車蔬菜及防護服等物資,盡量改善駐廠員工生活與防護條件。
“雖然這幾個星期只能見到孩子的睡臉,但是想著封控區的老百姓、我認識的朋友都能吃上放心肉、新鮮肉,我覺得這些加班付出都是值得的。”徐經理說,公司的使命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謀福”,作為民生企業,就要做老百姓餐桌的守護者,這也是新希望員工抗疫保供兩年多來的士氣所在。
新冠疫情發生兩年來,作為農牧食品行業龍頭,新希望六和主動承擔了多次抗疫保供任務:2020年馳援武漢火雷神山建設、全力保障湖北食品及飼料供應;2021年春節4萬員工放棄休假堅守一線;2022年,在上海、沈陽、青島等地,新希望人也依然奮戰在保供一線。
作為民生企業,新希望六和將繼續響應國家“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號召,積極和政府各部門保持緊密溝通、落實保供能力,與產業鏈合作伙伴一起全力保障調度需求。在防疫政策許可范圍內,持續加大渠道備貨、豐富重點保供產品種類,為打贏疫情攻堅戰做好堅實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