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循環經濟產業集群自1983年孵化雞苗開始,按照‘鑄鏈條、強配套、抓源頭、建集群’的思路,把白羽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打造農牧、食品、冷鏈物流、投資、能源環保、獸藥疫苗、配套七大產業,在疫情沖擊下,多點開花,一季度實現逆勢開門紅。”圣農董事長傅光明說。
在白羽雞主業上,圣農年產能超過5億羽,穩坐全國第一的寶座。在新冠肺炎影響下,白羽雞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碰到了堵點、斷點等難題,原料送不進來,下游客戶渠道恢復慢,圣農遭遇成立38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困難。

豐圣農業是圣農從養殖產業鏈延長到種植產業鏈的開山之作,成立于2014年,主要生產高端櫻桃番茄、結球生菜。疫情期間,豐圣成為異軍突起的增長點。
“疫情之下,互聯網購物成為公司業務新風口,不能過分依賴線下傳統銷售渠道。”總經理陳飛說,公司在穩固線下渠道的同時,加速布局、培育、優化線上購物渠道,完成了全渠道布局,線上銷售額是原來的3倍。而且,多元產業鏈,也增強了產業鏈的競爭力。圍繞種植產業鏈,進軍冷鏈物流產業鏈、零售終端產業鏈、電子商務產業鏈,從育苗生產到客戶終端的一條種植完整產業鏈齊活。今年第一季度,豐圣產品暢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營業收入1500萬元,同比增長115%。
豐圣正是圣農逆勢而進的縮影。依靠七大產業這個完整產業鏈,不僅縱到底,向微笑曲線兩端進軍,一端是原種研發,去年圣農自主研發培育出國內首個白羽肉雞SZ901配套系,率先打破西方技術壟斷,補齊行業短板,今年,圣農將在浦城新建祖代種雞飼養場片區,明年將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另外一端是下游延伸至肉類產品深加工,建設9個食品加工廠(在建3個),年產能超過35.5萬噸,生產八大系列千余種產品,實現以雞肉為主材料,拓展牛羊肉產品,向全食品領域推進。
而且,橫到邊,建立雞糞生產生物有機肥、生物質(雞糞)發電和以雞的廢棄物開發利用、包裝材料、蔬菜種植、儲運物流、獸藥疫苗等橫向配套產業鏈,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今年2月底,進軍獸藥疫苗行業的圣維生物提前3個月投產,兩條消毒劑和兩條獸藥生產線投產,目前正申請18個獸藥品種的生產批準,為企業培育新增長極。“這樣,完整的產業鏈條成了對抗疫情最有效的法寶,比如說白羽肉雞原種配套系,市場上人無我有,這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傅光明說。
“每一次危機都是企業彎道超車的機遇。2006年,禽流感席卷全球,圣農逆勢而上,以最快的速度擴張產能。2007年,禽流感疫情一過,銷售收入從2006年的7000萬元一躍增長到了2個多億,上了一個大臺階。”傅光明說,在危機中育新機,今年圣農將梳理七大產業鏈的短板,在閩北已經投資20億元,啟動17個項目,在提升產能、補齊行業短板上等方面下功夫,目前按照農業養殖4.0體系要求,完成5個肉雞飼養場48棟雞舍的技改擴建,年產900多萬羽白羽肉雞,全力提升產能,以集群集約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世界級食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