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原上海獸藥廠、擁有上海獸藥第一股之稱的上海同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仁藥業”)即將掛牌新三板。
巧合的是,同仁藥業掛牌的時點趕上了“超級豬周期”。自3月21日全國瘦肉型豬刷新歷史高位后,近日豬價迭創新高,逐漸逼近20元關口。“今年豬市可能打破多項歷史紀錄,目前正處于超級豬周期中。”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近日如此表示。
3月21日,全國瘦肉型豬的平均價是每公斤19.7元,打破了四年多前創出的歷史價格高點紀錄,上一次是2011年6月22日的每公斤19.6元。
豬價再次創出歷史新高后,上漲的步伐并未就此停住。3月29日全國瘦肉型生豬均價飆升至19.78元/公斤,愈發接近20元的大關。
元大證券預測,與2010~11年的周期相比,未來豬肉價格仍有20%的上漲空間。預計至少在未來六個月內,豬肉價格仍將維持在高位。
豬價高企之時,豬飼料中的玉米、豆粕等原材料價格卻始終低位徘徊,這使得養豬的利潤不斷上漲,仔豬、豬糧比、頭均盈利都到達歷史新高。國泰君安[0.00%]證券則估算,目前行業自繁自養頭均盈利已接近800元/頭。
賺錢效應的驅使下,養豬戶開始擴大養殖規模,瘋狂補欄。搜豬網3月29日發表評論稱,在“缺豬”的事實面前,養豬人擁有定價權,屠宰企業的壓價難度較大,豬價預計延續高位調整的行情。國內豬病疫情延續,養豬人需做好豬場管理,防范疫病發生。
需求的擴張給同仁這樣的老牌藥企帶來了提振業績的機會。據公開資料,同仁藥業主要從事獸用化學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中國獸藥50強企業,“上獸牌”針劑系列產品連續十年獲得“上海名牌產品”稱號,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已全面通過農業部組織的獸藥GMP 認證。
同仁藥業是國內歷史最為悠久的獸藥企業之一。它的前身為建于1946年的同仁藥廠。1951年,改組為同仁藥廠有限公司。1959年4月轉隸上海市牛奶公司,改名上海獸藥廠。
1963年歸屬上海化學工業局所屬的上海市醫藥工業公司領導,繼續生產獸藥。1979年上海獸藥廠改制為集體所有制企業。
1995年,上海獸藥廠于經改制成為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海同仁藥業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3日,這一天對于同仁藥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天。當日,它在上市工商局辦理了變更登記,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近70年歷史的老企業,同仁藥業充分體會到了這些年中國獸藥行業的變遷以及遭遇的發展困境。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獸藥企業的整體研發水平較低,技術產業化能力有待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獸藥行業的發展。在向毅看來,當前國內獸藥企業實力參 差不齊,未來兼并重組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具有突出創新能力的企業將會利用資本和技術優勢,積極進行產業布局,覆蓋原料、獸藥制劑、生物制品等整 個產業鏈。
“公司的上獸品牌擁有近70年的歷史,在行業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國內獸藥企業參差不齊的背景下,掛牌新三板對同仁來說是進一 步搶占行業高點的機會。”同仁藥業董事長向毅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將尋找合適的并購標的,積極提升同仁在產品研發、品牌建設方面 的綜合實力。
實際上,自成立以來,同仁醫藥始終專注于獸用化學藥品的生產經營,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向毅稱,在掛牌新三板后,同仁藥業將進一步進行挖掘行業機會,尋找并購標的,提升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